3月19日晚,《白明书院-艺术时光》让我们随着王鲁湘的视野回到几百年前,沿着丝绸之路的路线,一起寻觅中国瓷器在海外的足迹。
王鲁湘,1984年进北京大学研修中国美术史,并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香港凤凰卫视高级策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凤凰岭书院院长。历任凤凰卫视《纵横中国》总策划、《世纪大讲堂》主持人、《文化大观园》总策划、主持人。
1.这些外销瓷,大部分是由明末清初的景德镇窑生产的,在16到18世纪是国际贸易的畅销货,但景德镇却没有任何留存,对于今天的景德镇人来说,它们是陌生的,所以景德镇媒体说是"远嫁的公主回娘家了"。这就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想一窥究竟,一睹芳容,看看景德镇先人如何为欧美生产定制瓷器?同国人自家用的瓷器有何不同?
2.我们知道,两千多年历史纵深的丝绸之路,是从东亚腹地向东南亚、向南亚、向西南亚、向西亚、向东欧、向地中海、向东非、向伊比利亚半岛、向阿姆斯特丹不断延伸的一个贸易网络,由此建立的海陆通道,涵盖了欧亚旧世界和北美新世界。东方和西方两个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在这个网络里输送、流转,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3.丝绸、茶叶、瓷器,是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向国外输出的三大主要商品。但是丝绸和茶叶都被消耗掉了,瓷器虽然也因其易碎而损失了不少,但毕竟因材质的坚硬而大量保存下来,成为丝绸之路最重要的物证,我今天就想通过图片向大家展现这些精美的物证。
4.中国外销瓷广义的概念,应指所有通过贸易方式和贸易渠道销往中国境外的中国产瓷器。从沉船考古与域外陶瓷考古的文物来看,唐代的越窑青瓷、邢窑白瓷、长沙窑釉下彩绘瓷,已大量外销,宋代外销窑口更多,主力转移到江西和福建。中国外销瓷狭义的概念,指明嘉靖后至清中期由景德镇生产(含景德镇供坯,广州上彩的广彩瓷)的专供欧洲和美洲市场的瓷器。
5.广义的外销瓷的生产和贸易的历史,贯穿唐宋元明清五朝一千年,从8世纪到18世纪。狭义的外销瓷的生产和贸易的历史,从明末到清中期,约三百年。当然,清末、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也都有瓷器出口,甚至“文革”时期,还有景德镇国营瓷厂的瓷器出口创汇,这些也可以说是中国外销瓷。
6.外销瓷的市场范围,从东亚到东南亚,从南亚到西亚再到东非、北非,从南欧的亚平宁半岛到北欧、西欧,从墨西哥到美国,基本涵盖了世界。因此,中国外销瓷是第一个扮演“世界商品"的商品。
7.中国外销瓷的数量无法估计,也没有统计,但有外国学者估计,明末到清中期,由欧美公司组织运输和销售的中国瓷器,应该有三亿件之多。这是“中国制造”最大宗的外销商品,是“中国制造”遗留在海外的最大财富。
8.自宋代开始,瓷器的输出量逐渐超过丝绸,在外销商品中占据上风。日本学者三上次男通过对这条海上贸易通道的考古调查后认为:这是连接中世纪东西方两个世界的陶瓷纽带,同时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应该被称之为"陶瓷之路"。
9.1514年,葡萄牙航海家抵达广州沿海,开始了欧洲国家与中国的第一次贸易。1553年葡萄牙商船在澳门停泊,后取得澳门居住权。很多葡萄牙商船往来于里斯本、果阿、澳门、广东之间,开启了一条前无古人的海上致富之路。
10.为了从东方的贸易中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欧洲一些国家纷纷组建贸易公司,先后有英国、荷兰、法国、丹麦、奥地利、西班牙、瑞典等八个国家组建了专门从事东方贸易的东印度公司。欧洲八大列强的东印度公司,加上后来居上的美国,用300年持续不断的接力贸易,把约3亿件中国瓷器带到了全世界。
11.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中国到欧洲到美洲的这条海上陶瓷之路,成为了西方崛起的“海上致富之路”,中国当然也从这条“海上致富之路”获利匪浅,这些东印度公司的船队,不仅成为了东方财富的搬运者,而且也间接成为了东方文化的搬运者。中国瓷器所到之地,就是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所到之地。这些中国外销瓷,清晰地画出了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世界版图,哪里出现了中国瓷器,哪里中国文化就已然抵达。
12.研究世界近代史和全球化现象的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外销瓷器在14世纪到19世纪的的几百年间,比任何其他商品都要敏感地记录了来自全球化进程的种种面向的冲击,比如传统艺术手法的不断革新,国际贸易的顺逆、摩擦和冲突,科学研究、制造技术和产品创新等等,中国瓷器都对它们做出了反应,同时也接受了它们的冲击,并参与到了这一伟大的历史变化进程中。
13.中国瓷器在唐代就外销到了红海、埃及,对当地的釉陶产生了影响。那么,中国瓷器何时抵达的欧洲呢?这一直是个问题。多数欧洲人要到16世纪末才知道中国瓷器。他们非常惊讶瓷器竟会比水晶还要美丽。中国瓷器那种不渗透性、洁白光滑、非常实用的美,以及相对于水晶器和银器的低廉价格,使它甫一现身欧洲,就赢得当地人民深深的喜爱,并被誉为"白色的金子"。
14.中国瓷器在18世纪既已成为欧洲宫廷非常流行的收藏品。波兰国王约翰三世在维拉努哈宫侧殿,专门陈设中国青花瓷器。1670年在凡尔赛宫内修建的特里亚侬宫,是路易十四专门为其所珍藏的中国青花瓷器而修建的。路易十四和曼德侬王后还委托商人在中国定制了他们夫妻穿着中式服装的瓷雕像。
15.德国宫廷对中国瓷器也表现出极大兴趣,宫殿内摆满了中国瓷器,并用中国瓷器改装成各种装饰品。在奥地利、意大利等国也流行使用中国瓷器,宫内也都有专门的陈列室陈列中国瓷器。最狂热的中国瓷器迷恋者莫过于在德累斯顿的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都二世。1717年,他与威尔汉姆一世达成一笔交易,以萨克森部队600名龙骑兵换取151只大型中国瓷瓶,因此这些中国瓷瓶也就获得了“龙骑兵瓶”的美名。
16.青花瓷的成熟是在元代。从传世品和考古发掘来看,元青花瓷的市场主要是在海外。全球水域中保存了大量元代外销瓷遗存,其中就有不少青花瓷。青白二色并不是中国传统的色彩组合,而是伊斯兰地区的传统色调。元代的统治民族蒙古族也是尚白,对蓝色并无偏好。所以,元青花瓷器的生产主要是外销,外销地区主要是伊斯兰文化圈,包括土耳其、波斯、阿拉伯和东南亚的印尼、马来亚。
17.元青花的钴料主要是来自波斯的苏麻离青,发色浓艳清晰,少见晕染,青花瓷器的纹饰繁密精细又极富层次感,以缠枝花卉、莲池水禽、瑞兽草虫、庭院小景等居多,少见人物形象,符合伊斯兰教禁止用人像作装饰的禁忌,这些纹饰在波斯陶瓷和其他工艺品上都可以找到。
18.元青花瓷的产生不是由于国内需求或统治者的喜好,而是海外市场的需求。有元一代,马背上出身的蒙古皇室始终保持着游牧民族质朴的性格,延续着对贵重金属器皿的喜好,质脆易碎的瓷器是汉人的陈设和把玩的雅器,并未受到蒙古贵族的青睐。元青花是景德镇制瓷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国外市场需求和优质钴料齐备推动下的产物。享誉全球的元青花是中国外销瓷的一枝奇葩,是景德镇瓷业对世界陶瓷美术的杰出贡献,但一定是在蒙元帝国的世界背景之下跨文化交流才可能产生的“文化大循环”现象。
19.从雍正朝开始,粉彩就是外销瓷的主力军,而雍正时期的粉彩外销瓷也是最精彩的。粉彩的出现使外销瓷的色彩变得丰富,将陶瓷彩绘艺术的表现力推向高潮,外销瓷品质尤为精美,画面内容更趋丰富,不仅画中国的花鸟鱼虫,仕女情爱,也画了不少外国人订制的男欢女爱,甚至模仿西方油画效果,细腻精美。
20.在广州画的粉彩俗称“广彩”。为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西方的商人们在广州市场培养了一批画西洋风格的瓷画艺人。在景德镇购买瓷器,送到广州绘画,时间当在1760 年到1780 年左右。广彩是中西绘画手法结合的产物,表现生活中真实的场景,引入西画的明暗透视,装饰图案也采用西方设计的纹样和边饰,大量使用金彩,富丽堂皇,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是一种典型的混搭美学风格。
21.17世纪50年代由于明清易代,中国瓷器出口不畅,而欧洲对中国瓷器的需求仍源源不断。由于伊万里瓷器和景德镇瓷器风格接近,所以欧洲在寻找替代品时选择了伊万里瓷。大量向欧洲外销,促使伊万里瓷器对景德镇的克拉克瓷和转变期瓷器的欧洲样式进行了模仿,以期更迎合欧洲人对瓷器风格的品味。康熙收复台湾,解除海禁,恢复海外贸易,景德镇发现欧洲已是伊万里瓷的天下,于是转而模仿伊万里瓷的风格,并最终重新夺回欧洲瓷器市场。
22.中日为角逐欧洲市场而在“伊万里”风格上的循环摹仿,是瓷器这一全球化商品的有趣故事。商人逐利和商品对市场的争夺,必然打破国界和文化的畛域,全球化的新风格、新趣味引导着一种地区性的商品超越自我,越来越分不清彼我,越来越国际化。欧洲大量的伊万里瓷器,除非专业人士,很难分清谁是日本的,谁是中国的?
23.1729年开始,中国外销瓷出口进入了按订单加工出口的时代。根据外商提供的瓷器画样、种类和数量进行生产,这种定单加工的方式,估计在唐代长沙窑和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生产中就已经采用,但18世纪30年代以后,这就成了中国外销瓷的常规做法。
24.特别订造的瓷器永远是个棘手的问题,因为制作需要时间,而陶匠又很有可能弄错了客户关于造型和装饰的指示。后来,索性在广州设立工场,从景德镇运来素瓷,就地加上绘画,这不仅加快交货时间,也大大简化了押运员与画工的中间环节,减少指示纠缠不清之弊。英国东印度公司职员威廉?西凯到过珠江岸边的一间工场,他看到长廊上列满百多个工匠,有些工匠很老,有些只是六、七岁的孩子,都在忙于描画和着色。
25.由于瓷器的定销,欧洲艺术对中国瓷器的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欧洲商人提供的瓷器木样和画样,丰富了中国瓷器的造型;欧洲宫廷画师们设计的纹章、瓷器商人提供的丰富画稿,使外销瓷器纹饰充满了异域风情和欧洲时尚。
26.在按指定要求烧制的器皿中,也有加上徽号的纹章瓷。纹章是识别等级的一种制度,最初在欧洲战争中使用,在盔甲盖住战士脸部时作为辨认的手段。此后,装饰在盾甲和旗帜上的盾形纹章继续流行,超越了原先的意义,内容和用色都有一定的标准和规定,使用在纺织品、碑石以及套装餐具等物品上,作为家族和组织的标记。葡萄牙人率先意识到可以在瓷器上加上专用的纹章。
27.在18世纪以前,木材、陶和锡是欧洲餐桌上餐具的常用材料,但富有的人和贵族能用上锡釉陶具或银制品。由于没有像样的高雅的餐具,欧洲人的饮食文化和餐桌礼仪,在18世纪以前相对"野蛮"。随着16世纪中国瓷器的进口及其数量越来越多,形成了全新的饮食方式,并于17世纪末达到顶峰,产生了所谓"饮食革命",进入18世纪,欧洲上流社会的饮食成为一种社交活动,尤其是套装餐具的出现,使餐桌礼仪变得繁琐。
28.茶叶与瓷器是中国古代三大外销商品中的两种,它们彼此又是密不可分,许多瓷器就是茶具。饮茶方式的改变,催生出不同瓷茶具的创新,茶具成为瓷器中的一大门类。欧洲饮茶之风大炽,茶叶贸易便成为中欧间的大宗贸易。但是,茶叶是体积大而质量轻的物品,装船后吃水太浅,极易倾覆,而且船行进的方向不易控制;再者,茶叶怕水浸,不能放舱底,因此压舱是船运时必须考虑的。欧洲商人很快就想到用精美的中国瓷器来压舱,一举两得。这样,输往欧洲的茶叶越多,进入欧洲的中国瓷器也就越多。
29.中国瓷器到达欧洲后,有一些给加上了各种装饰。大多数加工美化瓷器出现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一些外销瓷在欧洲被镶嵌上贵金属,通常用金或银。它们往往只用作装饰,如花式支架、饰边或把手,但这些金属装饰也可能改变瓷器的功能,可以使一件装饰瓷变得实用,或者相反,例如瓷器人像装上贵金属后变成烛台。金属镶嵌也能保护瓷器的脆弱部分如壶嘴,或替换整个丢失的壶嘴或盖子。最精致的镶嵌有时还有签名和日期,补充了瓷器到达欧洲后的历史。
30.这种在中国瓷器上镶嵌贵金属装饰的做法,是一种典型的“中为洋用”的文化态度。即使是已经很华丽的中国彩瓷,在欧洲宫廷环境中,依然显得素朴。为了同当时欧洲流行的巴洛克美学风格相适应,许多进入宫廷的中国瓷器都被穿戴上了华丽富贵的金属“衣帽”,既保护了贵重的中国瓷器,又同欧洲宫廷风格搭调。这种经过欧洲金匠打扮过的中国瓷器,组成了17、18世纪欧洲上流社会尤其是宫廷陈设一道靓丽华贵、兼具东西异彩的风景线。
31.随着庞贝古城的发现,古朴典雅风兴起,改变了欧洲人的趣味。诸多欧洲瓷厂利用这个审美风格的改变,把中国瓷器挤出了欧洲市场,终结了几百年来欧洲世界对中国瓷器的向往和崇拜。
32.肯定地说,世界上可能找不出哪样东西,能够像中国外销瓷一样,成为多民族、多宗教、多习俗、多文化共同参与创造的载体。只有纵贯12个世纪,横跨欧亚两大洲,梯航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万国千邦的中国外销瓷,可以雄辩地证明习近平主席对丝路文明的高度概括,印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33.多种文化在这里碰撞,绽放出眩目的光辉,令人叹为观止。中国瓷器文化如果缺失了外销瓷这一华章,将大为逊色;丝绸之路如果缺失了外销瓷这一物证,其文明交流与互学互鉴的价值,也将无所依凭。
34.凡有文明的地区,都有当地自身的制陶传统。但随着中国瓷器的到来,这些制陶传统会完全改变,甚至被取而代之。从东南亚到南亚到西亚再到欧洲,无一例外。瓷器改变了世界,影响了世界,成为世界上最被广泛模仿的产品,最被广泛需求的产品;从7世纪到17世纪,中国瓷器也是世界上最被喜爱、最被歆羡的产品。
35.中国瓷器在一千年中间,始终是"文化大循环"的中心要角。通过瓷器这一物质载体,不同国度的制作者、购买者和欣赏者的风俗信仰与文化心理等等精神层面的东西,都化作具象的器形、图案和绘画,非常清晰地流露和表达在瓷器之上。由于这种"文化大循环"的循环往复,是在欧亚大陆的不同区间多次叠加发生的,以至于在瓷器这一载体上,产生了世界性的交融现象:学习、模仿、接受、竞争、互鉴、改变、创新。
36.从中亚到罗马,从东南亚海域到西班牙占领的美洲,从中国口岸到欧洲各大首都和纽约,从第9世纪的唐朝皇帝到19世纪的中英鸦片战争,都贯穿着中国瓷器的东西方贸易故事。这是充满探险、创业和财富的故事;也是充满劫掠、战争和沉船的故事;还是充满技术突破、艺术创新和跨文化交流等等内容的故事。
37.一句话,它是开拓世界的故事。从中国的角度来说,凡有瓷器到达之地,都是中国文化影响力所及之地,外销瓷给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范围划了一个圈。从西方的角度来看,到东方寻求瓷器,则是促成全球化壮举的伟大开篇。“瓷行天下”的故事,就是全球化的“文化大循环”的故事。
这两年王鲁湘和他的朋友们跑到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各城镇,搜罗、收购当年中国外销海外的精美瓷器。历经辛苦,得意与失意。去年10月18日,他们以300件外销瓷的规模,在“瓷都”景德镇的中国陶瓷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名为《归来·丝路瓷典》的展览,非常轰动,盛况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