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在线讯(刘火金)时间回到1958年,热火朝天的“大跃进”在瓷都大地如火如荼。这年的12月,从景德镇市宇宙瓷厂传出一件奇事:女人烧窑了。千年以来,在景德镇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女人是禁止进窑场的。现在,女人不仅进了窑场,而且还要烧窑,并且是八个女人烧窑。 现在,只要是上了年纪的宇宙瓷厂职工,一说到“八女烧窑”的事,都会记忆犹新,引以为豪。前不久,我们采访了八女之一的余菊香女士。 余菊香,1941年出生,13岁进建国瓷厂学画青花,1958年进宇宙瓷厂彩绘车间,后调景兴瓷厂。先后任贴花工、保育院院长、彩绘车间主任、车间党支部书记。年轻时由于长得像陈小兰(景德镇著名京剧演员),被称为“小陈小兰”。 当谈到当时为什么要搞“八女烧窑”、过程如何、结果怎样这些问题时,余菊香进行了回忆。根据其回忆,笔者再通过当时的一些材料分析,形成此文。 1958年,全市各个瓷厂都借大跃进的东风大搞技术革新,纷纷出新招、找亮点。宇宙瓷厂当时是市里比较先进的瓷厂,也是最早由柴烧改煤烧的基地。从这年6月份开始到12月份短短6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16座煤烧圆窑包。由于这个厂是原建国分厂和市区的第四瓷厂及13制瓷合作社刚刚组建而成的,建了这么多窑,但缺少烧窑工,而恰好彩绘车间的青年女工又有剩余。于是,厂领导们拍拍脑袋,想出了一个妙招:组建一个女子烧窑班。这样,既解决了烧窑工缺乏难题,又是一种新的大跃进经验。 这个任务交由当时任彩绘车间团支部书记的黄保金。黄保金从彩绘车间挑选出了八名长得漂亮、年龄20岁左右的女青年。她们是:梁长莲、黄保金、陈赛金、余菊香、程筱芳、王金娥、王月珍、周月英。其中有的已婚,大多未婚。 瓷厂里,烧窑是又苦又累的重活,不要说女同志,体力稍差的男同志都很难胜任。比如一根1号撬炉铁棍,有2米长、40多公斤,2号撬棍也有30多公斤。开始她们拿起来都困难,更不要说操作了。于是,她们就采用举石墩、撑匣钵、翻单双杠等方法练手劲,直至可以操纵撬棍。 未正式顶班烧窑前,她们主要是实习,也就是跟班培训,如何铲煤、如何看火、如何撬炉,都由男师傅手把手地教。程筱芳当时已经结婚,爱人就是烧窑的,所以她近水楼台先得月,很短的时间内就基本掌握了烧窑的要领。她把学懂的技术立马教与其他姐妹。期间,他们还学会了满窑的技术。经过45天的跟班实习后,组织上安排她们单独烧一次窑。 1958年前后,宇宙瓷厂的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日用瓷,二是工业用瓷(包括耐火砖等)。八女们第一次窑烧的是耐火砖。余菊香说:“说是单独烧,其实还是男师傅们指导把舵。一般来说,男同志烧窑是一人烧两个炉口(共八个炉口),而我们是八个人一人烧一只炉口。经过一天一夜的紧张劳动,窑歇火了。冷却开窑后,质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八女烧窑”约持续了一年多左右的时间,后来还是考虑到女同志的生理原因及生产效率,烧窑女子班解散了。但出于政治需要,“八女烧窑”在景德镇风靡一时,不但上了报纸、广播,还被编成了宣传册子。 根据一份资料上提供的“八女”名单,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的同志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当年的“八女”,但收效甚微。目前有消息的只有黄保金和王金娥。头两年,黄保金生活在福利院,可惜神志已有些不清。前不久,宇宙瓷厂反馈:王金娥已过世,其他人没有信息。我们希望文章发出后,其他“八女”能取得联系,这也是余菊香的心愿。(来源:景德镇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