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游人如织 南窑遗址 景德镇在线讯(记者查艳文/图)景德镇,因陶瓷手工艺而活色生香千年,历史遗存丰厚。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意识的深入人心,那些尘封多年的记忆,又一次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景德镇明清官窑遗址、景德镇乐平南窑遗址便是如此,其考古成果先后列入号称考古界“奥斯卡”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那么,遗址是如何被发现的?它的历史原貌究竟怎样,又有着什么样的“魅力”?为了揭开这层神秘面纱,日前,记者走近这些历史遗存,对它们的“前世今生”作了一番了解。 瓷国皇冠上的“明珠” 景德镇御窑厂是明、清两代皇家御用瓷器的专门制造场所,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历经明清两朝27位皇帝,为皇帝烧造御瓷长达542年,生产出无数精美的瓷器,被誉为“瓷国皇冠上的明珠”。遗址位于景德镇市珠山中路北侧老城区的中心地带,包括龙珠阁周边地区和市政府原办公大院及宿舍区、居民民宅等区域,占地面积13.1万平方米,其中重点保护范围5.1万平方米,地下埋藏文物丰富。 2002年10月至2003年1月、2003年10月至12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江西景德镇珠山明、清御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788平方米,出土了一批遗迹和一大批遗物。 “当时,出土遗迹有墙、窑炉和清末民国时期江西瓷业公司发行所房屋建筑等。窑炉遗迹一组6座(已清理出4座),均为葫芦形,坐东朝西,整齐有序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皆为楔形红砖砌成,由窑门、火膛、前室、后室和护窑墙等组成。这组窑炉遗迹的年代为明洪武中期至永乐时期。葫芦形窑炉是在龙窑的基础上发展、改进而来的,在景德镇元代民窑中已见使用,在御窑遗址中尚属首次发现。”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出土遗物非常丰富,以瓷器为大宗。瓷器中明代早、中期的数量多,也是这次出土瓷器中的精华所在。种类较为丰富,器类也较多,胎细釉润,纹饰丰富多彩。器物上多刻写、书写年款。有不少瓷器品种在以往的考古资料和传世品中所不见,是极为珍贵的精品。还出土了其他一些重要价值的标本,均为以往所不见或罕见之御窑遗物。考古发掘为研究、探讨明代早、中期御窑的范围、烧成技术、产品特征和管理制度等提供了新的科学资料。2004年,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发掘工作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引起国内外陶瓷考古界的极大关注。 千年遗迹走出“深闺” 南窑遗址位于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东北的一个小山丘上,早在1964年由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查发现,1983年乐平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当时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该处遗址始终藏于“深闺人未识”。 直到2011年11月,乐平市政府拨款30万元,邀请了省考古所、景德镇市陶瓷考古所、景德镇民窑博物馆、乐平市博物馆等单位开始对南窑遗址进行试掘,在为期40天的试掘中,试掘成果让所有工作人员大吃一惊:出土了大量的瓷片,在以山丘为中心的3万平米范围内,初步断定有12条长短不一的龙窑遗址,同时在周边发现了3处取土坑,在距离800米左右的乐安河发现了古码头等等。 2013年3月,经上报国家文物局同意,乐平市政府再斥资80万元,邀请了省考古所、乐平市文广新局、乐平市博物馆、南开大学考古系、厦门大学考古系、西南大学考古系等单位联合对南窑遗址开展主动性发掘。在为期8个月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清理出了一条长78.8米的龙窑遗址,出土了数十吨瓷片及一批宝贵的标本。 “考古证明,南窑始烧于中唐,兴盛于中晚唐,衰落于晚唐,烧造时间集中在公元800年至900年之间,距今有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是全国少见保存完好、规模宏大的唐青瓷窑址。”乐平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表示,南窑遗址是景德镇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瓷业遗存,它将景德镇制瓷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年,不仅填补了景德镇地区唐代瓷窑遗存的空白,而且对探讨景德镇早期的陶瓷历史、探索景德镇的窑业源头提供了重要线索,具有证史补史的作用。2014年,南窑唐代窑址成功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是我市继2003年御窑厂遗址后,再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些古老的窑址一度沉睡百年,甚至千年,漫长的岁月风尘仍掩不住它们昔日的灿烂,旧梦醒来,依然焕发着历史的神韵,那星星点点的陶瓷碎片,在历史延续的文脉中淬火重生,轻声向后人细述着中华民族厚德载物、生生不息的古老文明。(来源:景德镇日报) |